自1980年代初以来,建筑企业尝试引入计算机辅助办公的用途。建筑业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独立和工具软件、局域网以及专业系统应用、互联网和协作、集成应用程序等阶段。
在过去的十年中,行业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在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建筑企业和IT服务提供商的大力推动下,行业信息化得到了快速推广。但是,整个行业信息化要从 "部门级" 系统应用程序发展到 "企业级" 系统应用程序,仍然面临很多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很多企业对建筑行业信息化根本不理解。即使是一些已经实施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够充分利用系统来提升管理水平。建筑行业信息化是什么意思?企业应该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两个问题仍然困扰着不少企业。
建筑行业信息化即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减轻项目参与者的管理工作负担,并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信息管理可以提供一种机制,使项目参与者能够更好地合作。它可以自动完成一些常规的信息通知,在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减少人工信息交换,并确保信息的传输快速、及时且不受阻碍。同时,它可以实时收集各种项目管理活动的日常信息数据,并为他们提供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的所有信息都以系统结构化的方式存储,便于后期的分析和数据的再利用。因此,实施信息管理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工程质量,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需要明确信息化需求,解决企业痛点。一方面要考虑到管理层人员加强项目管理的需求,找到能够针对性解决问题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基层人员操作系统的需求,寻求实用简便的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合理测算投入,考虑成本和资金投入,并考虑隐性成本。
通过实施整个企业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施工企业、业主、监理、供应商等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机制,可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异地项目的实时、精细化管理,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建筑行业信息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行业各方共同努力,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整个行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