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项目难,做项目型的企业更难,建筑施工企业同样也是这样。那么怎样才能将每个项目的经验教训都得到利用,以便于为新项目提供前车之鉴呢?
首先就是要建立完善的项目资料库方便公司员工及时的查询、利用,这一点在建筑施工企业尤其难以实现,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需要有专人管理相关项目资料才能实现对项目资料的简单管理。而PM2系统则为项目现场管理人员提供了方便的、多元化的资料登记平台,使得项目现场找资料难,收集资料更难的情况得到有效的缓解和解决。
其次建立项目数据分析系统。有了项目资料收集系统,仅仅是解决了项目数据、文档的收集、归档问题,这些资料无法直观的反映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数据分析作为泛普系统的强项就很好的解救了这一问题,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去查看相关报表及图表,简单而直观的查询到公司已施工项目的成败得失,为更好的完成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项目的提供数据和理论上的实际依据。
如何利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加强施工企业合同管理
1、建立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系统。
合同管理系统,就是施工企业从上向下建立起一支专业管理队伍,实行系统管理。作为独立法人的施工企业,建立合同专门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等同于企业三总师室或工程部,是内部管理机构。各项目经理部也设立专职合同管理人员,隶属于企业合同专门管理机构。施工企业应制定施工合同管理办法,将合同管理系统的职责、权利、分工,用内部管理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将合同管理系统分为两极,公司级和项目级。
2、制定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
除了有专门的合同管理体系外,施工企业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
(1)合同的审查批准制度
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还应实行审查、批准制度。即在各业务部门会签后,送交合同专门管理机构或法律顾问审查,再报请法人代表签署意见,明确表示同意对外正式签订合同。这样,通过严格的手续,使合同签订的基础更加牢靠。

(2)合同统计考查制度
合同统计考查制度就是利用科学方法、利用统计数字反馈合同订立、履行情况。通过对统计数字的分析,总结经验,找出教训,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合同统计的内容一般包括中标率、谈判成功率、合同履行率等等指标。
(3)合同信息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的合同由于种类多,数量大,变更频繁,人为管理效率低,可能不还会出错,必须借助先进的手段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来管理,才能达到档案化、信息化。计算机信息系统能保证正确分析合同管理情况,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3、做好合同签订时的管理,为履行合同打好基础。
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结构复杂、受场内场外环境影响大,不可预见性因素多的特点。施工合同应尽量做到内容完整,条款说尽,表联明确、严密。为此,合同谈判人员要在合法、依法、平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信息的调研与反馈,制定出严密、周详、可行的谈判方案,不打无准备之仗。

4、认真履行合同,加强履约管理
(1)履约管理的依据--合同分析。
合同分析是从执行的角度分析、补充、解释合同,将合同目标和合同规定落实到合同实施的具体问题上和具体事件上。
(2)履约管理的方式--合同控制。
合同控制指承包商的合同管理组织为保证合同所约定的各项义务的全面完成及各项权利的实现,以合同分析的成果为基准,对整个合同实施过程的全面监督、检查、对比、引导及纠正的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