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工程系统行业应用

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系统

   组织中可能有一个合理规模的项目,这个项目的活动周期可能只有几个月,只包括几个任务。通常情况下,一些任务依赖于另一个任务,也就是说,某些任务在其它任务完成之前无法启动。

  你可以用文字进行描述,但有时候可能很难理解文档的含义,如何处理这样的项目,在项目管理中用到的一种技术就是甘特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管理项目进度的方法。这种图形化的方式可以做的相当复杂,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要避免这种情况,使用图形化的目的是尝试使项目中涉及到的人更简单清楚的了解,如果太复杂导致信息过载,人们会感到不知所措,当然可能存在一些非常好的项目管理软件来应付这种情况,不过对于一个小项目来说,成本承担不起。

  在优化信息化同时,大力强化信息化作为行业管理重要手一是以,实现省建设厅主要行业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公示公告、网上评优评先等工作进程。企业在网上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供社会监督。

  

78.png

 

  三、作用和贡献

  通过项目的工作,推动了整个项目的进程,保障了该信息系统的正常使用和推广。

  ——深入挖掘业务需求,整理业务流程,制定系统上线前的相关规范制度。

  ——结合多年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为管理系统提供了系统建设思路、设计思路和项目开发的指导,帮助提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积极寻求解决建设成本与财政预算之间的矛盾,负责项目的按时实施、交付、启用。

  一组织基础数据的上报、录入工作,对系统中各项数据进行监控,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积极主动、努力做好系统应用推广和技术保障工作,加大系统应用培训工作力度。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积极完善业务流程,及时发现系统使用中的问题,并积极与工程师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利用该系统和网站结合为建设厅信息中心创造了效益。

  四、项目效益评

  1.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建设行业的监管能力,有效改善行业管理质量和效率,防止企业和管理部门弄虚作假;通过该信息系统对建设行业企业实行资质管理,把网上资质作为企业参加招投标活动的必要条件,并建立企业诚信档案,接受社会监督,方便群众查询企业信息。

  2.经济效益分析

  该信息系统解决了因财力原因而无法实现系统开发的难题,也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资源,为全省的建筑业工作提供了支撑,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购买身份认证锁和收取网络服务费为省建设厅信息中心创造了经济效益。

  

12.png
发布者: zx发布时间: 2012-02-10 10:10阅读: 825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