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工程系统行业应用

项目跟进管理系统

   随着竞争的加剧,出于资源整合和规模效益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集团化经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上的问题开始突显。面对外部竞争和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企业的高层越来越感受到经营面临的压力,采取战略调整、业务转型、组织重构、流程再造等措施,高层忙得不亦乐乎,而身处企业中低层的员工却我自巍然不动,从而使这些变革措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企业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传达这种自上而下的经营压力,使企业各个层级都能行动起来?

  

23.png

 

  自2006年以来,国资委就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央企抓紧建立和完善业绩考核体系,尤其在2009年,提出了全员绩效管理的要求,2010年8月,又发布了全员业绩考核情况核查计分办法。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到有目标、有跟踪、有评价、有反馈,考核与奖惩挂钩,赏罚分明,通过全员业绩考核,促进企业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建立起管理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升能降的有效激励机制。

  经过对众多集团企业的调研分析,大部分集团企业在管理咨询机构的帮助下,已经引入并实施了如BSC、KPI、MBO等先进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技术,初步建立起现代绩效管理的框架。但大多数的管理人员都认为公司绩效考评效果不明显或没有效果,认为有效果的只占1/3左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公司的绩效指标与战略目标脱节,“绩效=扣钱”、“绩效=相互打分”、“绩效=砸饭碗”等认识仍然存在,这使得公司将绩效考评目标锁定在短期计划中,将绩效工作当成一种例行公事,为考评而考评。

  2、指标体系全面性和重点性结合不够。企业或者只有员工的考评,或者只有部门级别的考评,缺乏两者的结合。绩效管理的过程烦琐,效率不高,考核成本巨大,无法将绩效考评中的很多工作都进行细化、量化,难以保障绩效结果的公平、公正。

  3、考评指标不切实际,难以操作,特别是职能部门缺乏量化指标或没有明确的指标。考核的工作强度决定了考核频率的有限性,很多单位的绩效考核采取的是年度考核,考核者容易以被考核者最近几周或几个月的表现作为对其年度考核的尺度,而忽视其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的表现,使考核的公平、公正受到质疑。

  4、评价标准模糊,以致考评效果不理想。公司绩效考评指标标准模糊导致员工对自身岗位工作标准认识不清。指标标准较为清晰的企业,又存在标准较低的问题,以至于指标缺乏挑战性和激励性。绩效实现的过程缺乏沟通和监控;绩效反馈不及时,信息不通畅;绩效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不能有效促进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

  5、缺乏数据支持。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难以找到相关指标的数据支撑,考核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难以控制,如定性考核中的打分环节,“老好人”、“泄私愤”等现象难以避免,不能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泛普提出并完成了《集团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经过近50家客户的应用,给客户带来了明显的管理提升,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本方案支持集团企业对各级管理者、员工、单位、部门采取不同类型的的绩效考核方式,并支持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的关联。通过全面的绩效管理,对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监测与控制,对员工行为进行有效的评估与辅导,最终支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在上述背景下,泛普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集团企业建立起高效、可执行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精细化管理、构建高绩效组织,必将成为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

  泛普系统特点:

  1、 实现从项目前、中、后的全过程管理。

  2、 体现了“集中管理、分散经营”的先进管理模式,领导决策只在弹指间。

  3、 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决策有依据。

  4、 系统操作简单,易用,支持多种作语言,适合不同背景人员操作。

  5、 同时支持Oracle或SQL Server等数据库,性能高度稳定和安全。

  6、 信息在授权范围内高度共享,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7、 “人找事做”变“事找人做”,“拉式管理”变“推式管理”。

  8、 快速实现企业的流程、核算方式变化,随需应变。

发布者: zx发布时间: 2012-02-05 15:24阅读: 704次

友情链接: